野山参——圆芦
圆芦:指整支芦头的下段,坚持主根,不见芦碗而且相对来细长平滑的那段芦头,习称圆芦。圆芦是野山参的典型特征, 二马芽品种圆芦尤为明显。
圆芦表面复杂,仅是相对于马牙芦、堆花芦而显显平滑,仔细观察,常带有各种形态潜伏芽,乳头状的芽形较上段微小,不易察觉,圆芦上也不见芦碗,仔细观察仍有碗节,自上而下,依稀排列,称碗痕。
圆芦是怎样形成的?传统说法是野山参日久年深,近期者芦碗清晰可数,中期的芦碗叠压拥挤,早期的则芦碗模糊退化,不再明显所致。这种说法很容易被常人接受而流传至今。可是10年左右的籽货照样长出圆芦,辽宁栽培趴货的行家说,只要自然环境适宜,在参园子里,刻意模拟野外森林中的光照、气温、湿度等等环境因素,趴货也能长出圆芦来。因此,圆芦的传统说法在生产实践中受到无情的质疑。这圆芦并非岁月退化而成,很可能是从芦头与主根交界处拔节而新长的组织结构。有学者提出是“节问生长”现象,是值得重视的。
圆芦是二马牙(圆膀圆芦)品种野山参的典型特征,年限短的野山参圆芦会短一些,年限长的野山参圆芦会长-些,二马牙品种的野山参都有圆芦。圆芦上会有许多潜伏芽,但是绝不长竽。也有些圆芦细长而特别的弯曲,成旋转状,像金龙打滚,但不一定是老山参,年轻者也有惊人表现。
年老的野山参会有长长的圆芦而呈弯曲状,年限短的野山参只有短小的一段圆芦成挺立状。
返回:首页 / /
野山参